-
身處銷售一線,理想員工李磊從未想過,為了實現月銷破萬的成績,理想ONE用了兩年,但被市場拋棄,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。
從數據來看,8月前兩周,理想ONE的上險量不足2000輛。如果時間再往前推移,今年三季度,理想ONE的銷量已經出現大幅萎縮,7月,理想ONE交付1.04萬輛,同比增長21.3%,但環比6月的1.3萬輛,大跌近20%。
-
西媒:歐洲富足時代走向終結
-
中國無人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這么說還算謙虛的!
-
現在不少農民工離開大城市,卻退不回自己鄉村的老家。
農家子弟進城后,相關開支也升級了。在縣城吃穿用住,其消費內容和消費標準要遠遠高于鄉村老家。
董“磚家”說這么多虛的,空洞的漂亮話,最終目的就是欺騙農村人,讓他們掏錢在城里買房。
-
本田汽車要撤出中國?請一路走好,不送!
-
“新石油”時代正到來,中國或成下一個沙特?終于不用再羨慕美國
-
川渝大火,英雄的云南消防隊受到了重慶人民最高的禮遇,夾道歡送。
這是英雄的壯舉,一個省的兄弟支援另一個省,排除人禍共克天災,理應如此,這體現的不僅僅是川渝的人民情誼,更體現了整個西南的人民同氣連枝,誰也不把別人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,誰也不自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。
-
美日韓歐的投資紛紛涌入中國,為啥經濟狀態卻并不理想?
大白話說過去20年中國經濟的3大引擎;
過去20年,全球經濟經歷了什么?除了中美,其它大部分國家都在吃老本。
在科技沒有突破的前提下,未來是中西方消耗戰,但崩塌只會出現在歐日韓區域;
-
“那里本沒有路
是無數志愿者的腳步
那路本沒有燈
是無數志愿者的頭燈
照亮了重慶兒女用身軀
鑄造的防火長城
……”
-
中美上演的戲碼!美國:我不讓你上空間站,中國:我自己造;美國:我不讓你用GPS,中國:我自己造
-
我們在全世界轉了一圈做調研,適合做大規模生產制造的國家真的有限
-
大概在幾周之前,一位黃姓大哥的車在路上被撞了。雖然人沒啥事,但是車燈被撞得不輕、底盤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凹陷。如果光看照片的話,是不是覺得不太嚴重?可等到去了4S店才發現,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傷修起來卻要整整54萬
-
舊能源指的是:石油、煤炭、天然氣等化石能源。
在這個領域,儲量為王。因此很遺憾,“貧油、少氣、相對富煤”的中國,并不具備成為“大國”的潛力。
直到“雙碳”和伴生的新一輪能源革命,中國能源終于“翻身把歌唱”。
新能源里有“新煤炭”和“新石油”:風、光、鋰、氫,它們終將淘汰掉舊的化石能源——在新體系里,中國正在崛起成為能源大國。
-
今年三月,長榮航空公布了2021年的凈利潤——貨運收入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0%,成為了公司業績的主要貢獻者,長榮航空打算在未來幾年時間里加強它的貨運部門。
疫情之下的世界,全球的航空公司幾乎都在虧損,但來自臺灣地區的長榮航空和中華航空卻意外地取得了業務增長——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有什么特別的防疫小技巧,而是因為臺灣省的臺積電讓他們有運不完的東西。
-
近日德國派遣戰機到印太來,另外,澳大利亞與德國等揚言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,到底這些國家有沒有這個能力?中國又如何破解美國網羅西方盟友對中國的群狼戰術呢?
-
第二輪全國疫情高峰之后,我們迎來了這個60年來最炎熱的夏季。再然后,便是數年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,漸漸被拋諸腦后的“限電保民生”問題。
8月15日0時,四川省宜賓市寧德時代工廠,因當地執行限電措施被迫停產放假。
同日,豐田成都工廠因為當地電力供應調度問題停產。
-
去年最好的理財產品是什么?答案或許是電動車。
今年春節之后,電動車價格開始普漲,價格從上千到上萬不等,如果你在春節前訂了一輛長續航版Model Y,那么恭喜你,你“凈賺”至少5萬塊,收益率跑贏了市場上80%以上的基金經理。
-
重大突破!我國碳纖維即將量產
-
這是人類史上罕見的一幕。
2022年8月8日,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傳來令人振奮的大消息——
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式開工建造!
這不僅意味著國產大型郵輪進入雙輪建造時代,更標志著上海已經初步掌握大型郵輪建造的關鍵核心技術。
-
榜單前三位企業依次是臺積電(2330.TW),市值3.09萬億元;騰訊控股(0700.HK),市值2.54萬億;貴州茅臺(600519.SH),市值2.38萬億元
共8357條記錄,每頁顯示20條,當前第1/418頁
[首頁]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下頁] [尾頁]